时间:2022/1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6月23日、24日,新华社、呼和浩特日报社、腾讯等13家媒体来到清水河县。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全市新闻战线助力脱贫攻坚主题调研采访活动。

6月23日上午,记者一行人来到清水河县聚宝庄村、宏河镇等地,听取了当地的脱贫工作情况,并进行了入户采访。

“我们现在收入稳定增加,明年年收入有望达到20万。”秦海全大爷开心地说。59岁的秦海全,身患股骨头坏死,16年的时候被评为贫困,依靠种植经营葡萄大棚,现已经脱贫。

聚宝庄村采用党建引领、产业带动促脱贫。聚宝庄立足产业优势,全力推广“三链”建设模式,围绕蔬菜、畜禽、瓜果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该村有瓜果蔬菜大棚座,总计亩。其中葡萄亩、樱桃亩,吸纳人进棚务工。按照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的原则,吸纳24名贫困户务工,人均月工资元左右。

党支部书记王万斌介绍聚宝庄村党建引领、产业带动促脱贫的典型做法

秦海全大爷在葡萄大棚中劳作

聚宝庄樱桃大棚

为破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贫困农民危房改造难、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难等问题,清水河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宏河镇、五良太乡白旗窑集中建设移民示范点。

爱心家园距离宏河镇政府米,是清水河县宏河镇集中建设的移民示范点。总占地面积亩,建有户均面积37.2平方米的移民房套。园区安置60周岁以上移民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搬迁涉及全镇40个自然村,覆盖率达55%,其中整村搬迁4个村。其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同时融入“关爱、孝老、和谐”的理念。

爱心家园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平房

“不知道什么是小康,但是现在自己吃得好穿得好。有低保、社保、养老补贴、高龄补贴,钱也够花。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苏财说。

82岁的苏财,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山)上面是花果山,(山)下面是米粮川。从前他住在山上,生活各方面都不方便。通过移民到村子里之后,有了自己的房子、自来水,交通、看病也方便了。

白旗窑移民小区是清水河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新建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之一。移民小区始建于年9月,规划安置五良太乡白旗窑行政村12个自然村的易地搬迁户26户58人。

苏财大爷的老伴

苏见财大爷

6月23日下午,记者们来到清水河县蒙瑞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访基地务工贫困户。

清水河县蒙瑞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五良太乡白旗窑村委会。葡萄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亩,其中流转白旗窑村集体土地76亩、周边农户土地44亩,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40座。基地的建设及运行中重点雇佣当地有劳动能力农户,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雇佣,实现年雇佣农户0余人次,年支付用工劳务费用40余万元,稳定务工农户户均实现增收1~2万元,并且定期对有种植葡萄意向的农户进行免费专家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使农户边务工边学习。

移民到五良太的贫困户林大妈(图左一)今年60岁,在葡萄园打工,平均月收入在元左右

随后,记者一行人来到蒙清,采访了“新农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年,蒙清与户贫困户签订订单,预计帮助贫困户人均收入提升元。蒙清创立了以蒙清杂粮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清河田园产业联合体,并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长效扶贫利益联结闭环模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乡村创客”模式,通过订单农业、流转土地、工厂用工、闲置房屋租赁,为贫困户解决经济收入。

扶贫生产线将带来三到四千万的收益

6月24日,记者们采访了清水河县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清水河县柳青河村毗邻黄河,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柳青河村立足优势自然地理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发展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村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柳青河村的入口

另外,清水河县对老牛湾村容村貌和景区环境进行就地改造提升,并启动了古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如今的老牛湾村,大路小巷、房前屋后格外清爽,处处弥漫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气息,处处彰显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牛湾景色

来源:内蒙古综合信息网

编辑:董欣

审核:刘志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26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