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pf.39.net/xwdt/170110/5197601.html

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要介绍的地方叫作“滨龙乡”,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老莱阳县所设。

在当时,一方面老莱阳县面积辽阔,另一方面乡镇辖区又相对较小(乡镇和县之间还有“区”这一级)。因此,莱阳新设乡镇的数量众多,共有30个镇、个乡,合计超过个乡镇区划

给多个乡镇命名,显然工作量非常大。但当时的人们不厌其烦,并没有完全采用以驻地村来命名乡镇的模式,而是以地理方位、历史典故、标志建筑等作为参考,拟定了很多特点鲜明且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名称。“滨龙乡”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滨龙”,“滨”是方位指示,“龙”指的是莱阳有名的五龙河,看到这个名字,就大体能判断出它的辖区是在五龙河之滨。

不过,五龙河源远流长,沿河村庄众多。到底又是哪片区域能独占“滨龙”的名称呢?

根据民国版《莱阳县志》的记载,滨龙乡属莱阳县第五区,辖下共有8村,分别是金刚口、荆山后、牛北口、马家夼、韩格庄、众水、菜口、谭家夼。

(▲上述部分村庄位置示意)

对照现在的区划,金刚口(现写作金岗口)、荆山后、牛北口(现写作牛百口)属莱阳市吕格庄镇,马家夼、韩格庄(现名西韩格庄)、众水、菜口(应当是现在的柴沟村)属莱阳市姜疃镇,谭家夼则属莱阳市古柳街道。总体而言,它们都位于五龙河的右岸(面朝下游)。

回到先前那个问题:五龙河畔村庄众多,为何这一片区域会被选作“滨龙乡”呢?

县志当中虽然对此没有具体说明,但观察地图也应该能猜出个大概。广义上的五龙河,包括富水河、清水河、蚬河等众多支流;但狭义上的五龙河,只是从五龙交汇处开始算起。而上述那片区域正好紧邻五龙交汇处(谭家夼村以北不远,西五龙村以西),并且在流到众水村附近时,受地形阻挡,五龙河拐了一个很大的弯(原来自北向南流,拐弯后那一段变成自东向西流),在地图上极为醒目。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两点因素,这里才会被命名为“滨龙乡”。

实际上,后来“滨龙乡”的区划虽然取消,但这里特殊的地理区位却不曾改变。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座石砌连拱桥(西韩格庄大桥)在这里拔地而起,很长时间内都是五龙河干流上的一处地标(现在又建起一座新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曾属“滨龙乡”的金岗口村,后来也以“龙”而闻名。只不过,此龙非彼龙,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当地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成为远近闻名的“恐龙村”。如今那里也建起了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集观光、科普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1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