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yunweituan.com/
从莱阳城区通往东部的山前店镇,大致有三条路可以走。前两条都是大路,一条是国道,一条是国道。这两条路大家都比较熟悉。此外,还有一条相对较小的路可以走。那就是过了龙旺庄之后,向北转到清水河的南岸。这条路虽然小,但却能直达山前店镇的驻地。在这条路的沿线上,有不少带有“南”字的村庄,比如南埠、南庄、南务等。本文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南务村。南务,如今只是烟台莱阳市山前店镇辖下的一个普通村落。但在历史上,这里却曾经是闻名莱东的一个繁华村镇。沿着刚才说的那条路一直走,在南务村口处可以看到一个大牌坊,牌坊的旁边有块碑铭。文中写道:“惟南务村,明初先民择清水河东建村,筑屋而居,首呼唐疃,清初易名南务……乃烟台青岛往来必经之地,为莱东首镇。”碑文中“莱东首镇”的说法,并非村里人自夸,在莱阳史志资料中确有其事。根据老莱阳县志的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莱阳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个乡、个村。其中,二区(主要是莱阳东部地区)共辖4个镇,23个乡(一般交通要地或繁华之所设镇)。当时,南务不仅是镇(南务镇),而且还是整个二区的区公所驻地,后来的山前店、石河头、照旺庄、龙旺庄、赤山等乡镇,都属于二区管辖。此外,当时莱阳柏林庄人王遁园编著了一本《莱阳舆地韵言》,用四字文言的方式,记载了老莱阳县的风土人情,其中对境内的集市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他在提到莱阳东部的二区时,是这样说的:“南务繁荣,为二区冠,次赵格庄,再次赤山。”由此可见,南务为“莱东首镇”的说法,至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是被莱阳人所广泛认同的。(图片是麦收时节拍的,因此以金黄为主色调)南务在历史上的繁华,主要与地理位置有关。实际上,碑文中也已经提到,这里地处清水河畔,过去是烟台到青岛往来的必经之地。如今国道在过清水河时有一座很壮观的大桥,在老辈的时候,筑路修桥的技术条件有限,大路通常都要绕开大河。这个时候,地处河谷、相对平缓的南务,就成为了必经之地,因此商贾云集,南务的集市也闻名十里八乡。开阔的地形,便利的交通,使得南务村的规模也逐渐变大,全村约有六百户人家,姓氏种类较多,其中还有一个在其他地方比较罕见的“接”姓。除了以繁华闻名之外,南务村在莱阳历史上还曾留下过一个血色记忆。栖霞人于七在牙山起兵反清之后,清廷派来大军镇压,莱阳、栖霞两地遭受涂炭之苦。根据老莱阳县志记载,清军前来时,传闻莱阳已是于七的势力范围,准备一入境内就开刀。但一位在外经商的贾人(商人)得知消息后,提前赶回莱阳报信,让地方与清军将领沟通,争取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史载:“东过南务始开刀。”也就是说,过了南务村(距离牙山也不算太远),清军就动手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7291.html
------分隔线----------------------------